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当代修陵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功德坛设计1


  总体构思所确立的黄帝陵风水轴线,是由现瞭望台(标高994米)——墓冢——汉武仙台——印台山所构成。但是印台山至桥山之间有沮水河谷相隔,且河北岸桥山山缘至墓冢尚距六七百米,其间的轴线空间缺少可供辨识的自然景物及人工标记,故风水轴线除由印台山北望及瞭望台(标高994米)南眺外,中间部分并不具有可视性。因此,适当设置数处提示点并赋予相应的功能,不仅可显示和强调出既存的风水轴线,还有助于组织实质性的空间序列,丰富和完善黄帝陵的主轴空间。其中,在桥山边缘、与印台山隔河相望处设置醒目的提示点和标识尤为重要。功德坛正是应此需要而设置的。所谓山虚则实之以亭台。
  功德坛所处的标高870~895米的槐树林台地,正处于风水轴线,且与印台山隔河相望,台地两肋深沟夹持,沟内柏木丛生。台地上除洋槐树外,无古柏及其他常绿树种。台地分四层,每层高差约3米,平均坡度仅为15°左右。台阔180米,纵深约125米。由印台山观此台地,宛若天然祭坛。
  功德坛选址于此,东临轩辕庙,西望县城,南对印台山,北接陵道,可照应四面八方,是陵区结构的结点,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。
  功德坛的主题是,缅怀黄帝之功德,颂扬先祖之业绩。轩辕庙新增有五千年文明史陈列,侧重于中华民族对人类的贡献,而功德坛则偏重于黄帝对中华民族的恩德;轩辕庙内的展示侧重于具象的史实,而功德坛更注意艺术的概括。可以说,功德坛既是轩辕庙部分功能的补充和延伸,又是谒陵的准备和前奏。
  功德坛的设计基本上采用对称式布局,以平台、踏步、柱、石、碑、阙、雕塑、壁刻等要素所构成。不考虑设置屋宇。
  表现题材以于右任著《黄帝功德记》为蓝本,选其精要加以渲染。细部意匠力求简洁、古朴。功德坛在总体规划上作为谒陵路线的第二高潮点,抒发激情的空间场所。功德坛的设计,着力于利用自然地形,以天然石材为形态构成的主要要素,塑造出一个尺度宜人而又有秩序的纪念性空间,力图造成意味幽深而沉厚的神圣气氛,以期唤起人们谒陵的崇高情感。
  功德坛平面为圆形,直径54米,前半圆为一开阔平台,后半圆嵌入台地内,由前至后分为内、中、外三环壁,随地势渐次升高。圆坛正面踏步两侧分置天鼎、地鼎,圆心置人鼎。(《通鉴外纪》:帝采首山之铜,铸鼎于荆山之隅,鼎成崩焉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:黄帝作宝鼎三,象天、地、人。)鼎形取杜岭方鼎变形之,鼎高一丈三尺,中如十石雍,象龙腾云,百神兽满其中。
  内环壁高1.2米,通体覆以云焰升腾纹样,前衬宝鼎,后托中环。中环壁为黄帝功德记述壁,以浮雕形式镌刻而成,是为圆坛主题。
  外环壁是圆坛的背景,以岩石画或线刻表现炎黄子孙对人类进步的贡献。
  外环与中环之间的夹道由平台自然转向参天古柏中的陵道,谒陵的气氛愈益浓厚。
  功德坛前导空间由二段平台与石阶组成。台地边缘为弧形入口平台,标高870米,两侧利用自然地形建夯土形双阙,造型取自陕北出土的汉画像石,其下为登台石阶,宽7~9米,再下为山腰平台,东侧有道路通轩辕庙,西侧联结湖滨路,台上设棂星门,为登台标志。
  (设计:周若祁 程征 王宁宇 郭德茂 蒋逸公)




祖陵圣地——黄帝陵 历史·现在·未来/西安建筑科技大学,黄帝陵基金会编.—北京:中国计划出版社,2000.3

您是第 位访客!